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学期听了一系列的昆曲课,还看了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其主题“可以为情生,可以为情死”,优美的唱词,痴醉的恋情被水磨腔悠悠地磨,真有点催眠的效果。原著只看了经典的几折,听也只听了精华版本的。昨天去图书馆查资料,查着查着,又开始看那些闲书了。老师曾立下规则三条:每天看至少50页书,每周至少进一次图书馆,三十岁前没写出好文章,不要说是他的学生。前两条容易,甚至可以大大的超过,后一条时间期限过来,还没闷出来好文章。昨日本是查论文资料,眼睛却转了别处,看到小说里一段,杜丽娘和柳梦梅在牡丹亭梦里相见,柳生对她唱道:“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搵着牙儿苦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云雨之后,又说:“见了你,紧相偎,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单若只是词藻留香,感情缠绵,这本子不会这么经典。至情不能至性,那也太虚假,只是大众言情剧而已。民间口口相传的确让艺术传播更迅速,可是也删除了一些东西。在课堂上,老师也没提到这些,大家只当了单纯的爱情,最多加上了浪漫主义的想象理解。其实经典里叛经逆道的东西,就这么被一刀截断了。白先生还是敏感,我看三小时的精华版,里面也加了一折“荤场景”,就是柳梦梅投宿于道姑那里,道姑出场那一折。她有一段独白,说自己本生得美艳,可惜洞房花烛夜发现是一石女,便教夫君休了自己,入了道观。年纪轻轻升了道观主,她自以为是凭借了她美丽的容貌。这一折虽然短小,但是显示了白先生的水平。不愧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人物,不然这情不知何所起,可真的成了无头公案。汤显祖写情是为了引出人的本性,这才是牡丹亭的关键点。所以,那几段云雨的露骨酥香描写太重要了。

      《西厢记》和《牡丹亭》一样,也不是简单地眉眼传情了就收场。在事情没发生之前,有好多处的铺陈,全是张生的意淫,他一见崔莺莺的美色,简直骨头都酥软了,趴在地下嗅莺莺走过的脚印。与红娘见面,心理竟在揣摩:“若与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如此直白的心理陈述,完全颠覆我们对才子佳人既有的想象。文中还有好几处张生的性幻想,除了张生,王实甫还不忘写莺莺,借红娘的心理独白道出:“姐姐‘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待到两人真同鸳鸯帐了,“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但蘸着些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费尼尼的一部电影就翻译为《滴露牡丹开》,想必是港台人士翻译的。)

     据说清代有夫妇二人,写了洋洋洒洒三十万字评点《牡丹亭》,把里面的东西全解释为性隐喻。后来被列为禁书,以至于资料遗失,前段时间台湾找齐了资料,将其出版出来。读了某作家写的书评,惊叹那夫妇二人真是对性入了魔道,里面最经典的唱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按照他们的点评,可以翻译为一场性爱的场景。差不多就接近圆的符号就是女阴,柱形符号就是男根,看来欲望本能的文化阐释无中西之分,由此来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常被讥讽为唯性论,其实并不算得什么离谱的事。

 

话题:



0

推荐

邱敏

邱敏

1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业美术史论,爱好电影、文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