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伊长着一张患肺痨的脸,两眼深陷,双颊苍白,薄薄的两片嘴唇就像干死在壳中的牡蛎,瘦削的身体偏要用紧身衣勒得灵魂出窍,他就像一个中世纪活过来的吸血鬼,一嘴口臭,指甲里塞满坟头的泥土。
可是只要看过他台上的演出,你就会对他的华丽而颓靡、妖艳而蛊惑、绝望而迷幻的双性气质给深深折服。大卫·鲍伊在1970年代通过摇滚音乐改变了一代人对时尚的看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七十年代初英国乐坛风靡一时的Glam Rock(中文译为“迷惑摇滚”)风格,正是大卫·鲍伊所引领的。颓靡至极爆裂出绚烂,就像地狱深处绽放的恶之花,让无数追求特立独行的年青人为之沉迷疯狂。
大卫·鲍伊生了一个时尚嗅狗的鼻头,他的服饰配合音乐风格变化,服饰变化多端:从喇叭裤到性感皮草,从紧身衣到日本艺妓的宽袍大袖,从吸血鬼哥特阴森到宇宙科幻未来风格,从杂耍团小丑到海盗怪客,从妖气逼人的雌雄同体到病危挣扎的医院病人,他的舞台装扮善于从生活的每个侧面中截取剪影,将其融入到摇滚音乐的不同曲风之中;音乐有痛苦尖叫,有迷幻性感,有斗志昂扬,有绝望阴暗,有叫嚣对抗,每种曲风的音乐中都贯穿着一种紧迫危险的气息,充满着玩世不恭的街头文化气氛。还有他独树一帜的舞蹈表现,归因于他的旧相好林德瑟·坎普。坎普是一位默剧艺术家,着迷于东方戏剧表演,日本伶人坂东玉三郎男扮女装的戏剧表演对坎普影响尤深。当坎普教授大卫·鲍伊用肢体语言去展示灵魂和思想时,大卫·鲍伊也将东方戏剧男扮女装的中性风格用在了自己的舞台表演上,塑造出怪诞不羁的胭脂男形象。他们也许并不理解东方文化以美人香草自况、自恋的象征性和戏剧中男女错位的角色“反串”背后的礼法禁忌,在大卫·鲍伊的双性同体装扮中并不刻意强调自怨自怜的阴柔气质,相反,双性同体成为了一种冲破常规的反叛和挑衅,伴随着其摇滚音乐的暗黑气质,舞台从一些电影和戏剧中吸取灵感,常常在现场出现一些偶发性的意外:比如演出的高潮,音乐嘎然而止,音乐人动作停在空中,灯光、色彩使整个场面显示出异样的怪诞感;有一次演出他在极端情绪的牵动下,扑过去撕咬吉他手。他曾对问询的人回答说:“因为摇滚乐是一个娼妇,它应该是妖艳动人的、戏剧化的。而音乐是一个面具,在我的花边裙和薄纱中都是真实的讯息。”张国荣生前以大卫·鲍伊为偶像,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哥哥在唱《红》时,脚上那双惊艳全场的红色的高跟鞋。
托德·海因斯的《天鹅绒金矿》以大卫•鲍伊为原型打造的摇滚音乐剧电影,是感官视觉最为华丽炫目的一部同性恋电影,当两个美得令人窒息的胭脂男肆无忌惮地长吻,无论你是否对同性恋有无偏见,你脑中闪现的都只有一个词:风华绝代!那是音乐、服装、妆容、场景以及真人的原型综合在一起使你陷入某种催眠似的激荡情绪中,它不需要逼迫你在性别上的认同,你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就沉醉在其中。
大卫•鲍伊有时也会在电影里客串,选择的角色差距非常大。比如1976年时,他在尼古拉斯·罗伊格的科幻电影《天外来客》中,本色演出,饰演一位外星来客,电影将他的一贯妖艳风格搬上银幕。大岛渚1983导演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曾邀请大卫·鲍伊饰演太平洋战争中一名英国军官,日本音乐人坂本龙一出演残忍的战俘营指挥官。两位不男不女的音乐偶像在战俘营里上演了一场荒唐的性虐恋。2006年,诺兰的《致命魔术》里面的电磁科学家的扮演者,眼尖的观众一定尖叫,那是大卫•鲍伊,他在里面卸下了华丽妖气的妆容,出演一位十足的英国绅士形象,虽然是打酱油,眼神依旧摄人。偶尔他的身影也会出现在诸如路易威登这样的奢侈品品牌的广告中。
2016年1月11日,大卫·鲍伊癌症去世,享年69岁。怀念这位在天鹅绒金矿中倾倒众生的胭脂男!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