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投影顽固:耿建翌个展” 以影像装置的方式在OCAT上海馆开幕。在展厅入口的墙面上,是耿建翌写的没有标点的文字作为展览的序言,按照艺术家本人的意图,他希望观者能通过一口气阅读,产生某种意象,带着这种意象来进入两边展厅的作品。耿建翌借用现场的二十二根柱子,将影像作品投影在上面,每一根柱子用白色的墙板隔开,形成曲折往复的回廊,观者可以在里面穿行,自由地设定自己的路线。改造之后的微型投影仪(艺术家收集的二十二个不同型号的铁皮手电筒、防爆手电筒以及铁路信号灯改造制成),在每根柱子上呈现一个影像作品,它们是独立的,内容来自日常生活的碎片,光束投射在柱头上,显现出柱头本身的质地肌理,比如柱身的缝隙痕迹、钉子留下的暗黑孔洞、钢筋混凝土的粗糙凹痕;同时又与投影的内容叠合在一起,在真实和虚幻之间制造出视幻觉。每一根柱子上的影像,由于其本身完整的结构而成为独立的小品。物像得以澄明浮现,乃是由于光,每一束手电筒的光在黑暗之中又成为一种主观性的指引,它引导观者根据光源去寻找影像,光束把我们的眼睛带入了影像的最中心。然而,耿建翌偶尔也玩弄一些小伎俩,让我们在习惯了被他的手电筒光束引导,自然而然地在柱子上观看到影像,却有可能在下一个单元空间的影像小品里发现他并不按照固有逻辑投影,于是我们转动目光开始寻找。

 

 

耿建翌那段无标点的文字,如果观者真按照他希冀的方式去感知诗性的意象,那就如同被催眠师在眼前晃动的钟表给魅惑住了。事实上,从他这次作品的整体来看,文字、图像、空间是一个慎密的逻辑结构关系,独立地解读它们反而阻隔了对作品整体性的感知。耿建翌并不希望赋予它们明晰意义识读,他希望是纯粹的视觉体验,无功利的静观,以此避免视觉体验的符号化。从耿建翌的作品来看,他不相信权威,但崇尚理性,他试图通过窥视镜一样的细微观看方式去审视生活本相,但又纠合着当代人面对快速艺术生产时所表现出来的厌倦和不耐烦;他希望作品体现出纯净和理性的秩序,但在那些冷漠形式的外观之下,他恰好是通过微妙细腻的感官触觉,让观者借助于非人化的镜头去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幽微之处,细微到一根树枝、穿透玻璃的弹孔、流水、一只青蛙或飞蛾……都在他的光照之下隐藏了“物”在常识理念之中的词语定义,只留下“像”的存在。由于影像的叙事意义并不自足,这些来自日常的生活片段和现实世界并无直接的关系,也与我们的经验世界产生了隔阂。

 

 

影像艺术与摄影和电影的产生有关,作为技术的和复制的视觉,它打破了整体的、光晕的、膜拜式的观看方式,由此产生碎片式的观看、民主式的观看。然而消费文化带来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我们目光所触及之处,都被潜在地按照某种美学被精心设计,它反过来又驯化我们的视觉。当视觉丧失内容,变成无功利的静观时,它也很容易变成一种被抽空的视觉体验。就此而言,耿建翌这件看上去高深莫测的作品,在引导我们通过视觉纯粹地体验情绪、情感乃至思想时,也让我们同时反思这种无功利的静观。当猎人不是用子弹一枪击中猎物要害,而是设置了陷阱捕获住猎物时,接下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笼中击毙还是放虎归山?当一个艺术家有非常棒的艺术直觉,对艺术语言本质慧然于心、对现场空间有强大的的驾驭能力,对日常生活有细腻而丰富的诗性把握……但倘若这种视觉语言对生活无法进行有力的干预,我们进入现场空间,带着审美性的满足走进走出,并没有棋逢对手。也就是说,艺术传递出的隐晦思想应该撕开生活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事物内在的秘密。耿建翌好为人师地为我们拧开了手电筒的一束束光,让我们得以照见生命的脆弱、历史的幽微、宇宙的广阔,然而,光照之下并无新事。

 

话题:



0

推荐

邱敏

邱敏

1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业美术史论,爱好电影、文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