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邮差》

布考斯基的成名作之一。刚翻两页,就知道这是一个长年酗酒的老流氓。有些人出笔就是洒脱的招式,无需学习和雕琢,随便怎么写,无论写什么,腔调都是自己的,看得过瘾。有人不屑地说,他只知道写性。可是把性写得跟吃饭抽烟一样轻描淡写,但又不可或缺的,布考斯基是一个典型。有人拿他和海明威相比,但他的文字比海明威粗糙。海明威擅长用短句驾驭大场景,偶尔某篇小说里会夹杂着中产阶级式的优雅从容感。布考斯基的写作从头至尾都是粗砂子,凉水泼上去仍然能划伤眼睛,闻得到酗酒者口中喷出的肮脏酒气,当人生困惑时,他主张——“操”了再说。他不带思考写作,写作就是写作本身,他从没有想到自己会拿稿酬过上舒坦的生活。即便如此,他的笔底下藏有真情,无论是什么阶层的性爱,流氓无耻到什么程度,他至始至终把握着人性的底线,没有离开性爱中的“爱”。我们固然吃惊他描写的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脱了裤子直接开干的粗鄙,读罢却并没有仅仅沉浸于猥亵的动物本能里,因为他将悲伤和无奈的人性作为性爱的底色,这是我们喜欢这个老流氓的原因。

《阿弥陀佛》

谢戎的《阿弥陀佛》拍的关于佛院里的纪录片,放映后,和几个同学聊天。一个人说,这部电影显示了坚守信念必能成功。又有人说,是对今天商业介入佛院以及官商勾结来攫取大量经济利润的现实抨击。

我喜欢他整个叙事铺陈的逻辑:庙里住的是人,所以里面的纷争仍然逃不脱用“人事”的方式来解决。古人退隐江湖,在现实里解决不了的矛盾,要在庙里去逃避,这是一种乌托邦想象,怎么可能呢?肉身凡胎修得一方净土,但庙墙终归围住的是肉身,围不住的是人心,所谓平常心,就是如何应对人事。庙外如此,庙内也是如此。

这是谢戎这部纪录片剪辑思路最出彩的地方。

话题:



0

推荐

邱敏

邱敏

1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业美术史论,爱好电影、文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