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担任的是美术理论通识课程,大部分需要我自己在讲台上讲,每次都会有打瞌睡的或表示出无兴趣的学生。刚上讲台那五年,即便他们在下面讲话、聊天、吃东西甚至谈恋爱,我都来不及顾及这些,我很紧张,能把备课的东西讲出来我已经觉得是极大的胜利。所以我的视线虽然在看他们,其实紧张的自我戒备使我看不到他们在干什么,也无法去在意他们在干什么。能站在讲台上顺利地连续几个小时的讲授,对我自己来说就算胜利。站在讲台上逐渐看清学生的行为动作,对我来说需要五年时间,能看清他们在干什么,就证明我不紧张于自己所讲的内容,而是可以一心多用了。

这时问题又来了,我熟悉了自己讲授的内容,却并对授课生涯产生了一种厌倦和怀疑。因为内容差不多,每次再重复讲就有一种抗拒,结果我每次都在调整课程内容,每次都需要备课。讲课和做学术研究我并不觉得完全等同,学术研究的东西可以集中在很小的点上,可以集中在某一个时间阶段、某一个人,甚至某一张画,然后洋洋洒洒地写上几万的字,但大学是一个通识的教育,对于艺术专业,我认为更在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更为重要的是,知道“人之为人”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在青春时期意识到自己是个体的人,整个人生将是挫败的,也是极为乏味的人生。走出大学校门,有太多的功利诱惑、金钱负担、尘世包袱,对我来说,大学这四年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人生价值观取向就是在这四年里清晰并成形的。

然而,知识更新如此迅猛的当下,我很怀疑自己感兴趣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每次走进教室之前,我常常心怀忧惧,觉得自己所讲的东西似乎在昨夜关上电脑的那一瞬间,已经变成过去时。而他们感兴趣和关心的是什么呢?知识体系的更新有时当局者迷,我需要从他们身上获取一些新鲜感,来调整自己的思考,不只是为了教学,更重要的是有时这些看似细微不足道的东西,会蝴蝶效应地影响专业上的判断。我不是一个善于和学生沟通的人,下课间歇总觉得有些尴尬,因为不知道跟他们说什么好。有时候我觉得哭笑不得的是,他们主动来找我聊天,说的内容却偏向于内心的苦闷和情感的不顺。当然,能做到这样没有防备的界限,直接把内心的隐私来向我倾诉,大家会说你够厉害,可是我不想只做一个知心姐姐啊,我非常想知道他们关注一些什么呢?下课的时候问他们,他们透露的只是名词,比如看电影、打游戏,那么具体的偏好呢?不到做朋友那一步,是很难作志趣上的交流的。上海美术高校的学习氛围跟四川美术学院的学习氛围完全不一样,我在川美读书那八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下课后喝酒吃饭划拳泡吧聊天,非常的随意,从专业到八卦,无所不知。我常以为所谓教学相长,课后跟学生做朋友才能真正的教学相长,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意识到“人之为人”的道理,也能帮助我自己意识到“人之为人”的重要性。可是到了上海,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不尽相同,这里是产宅男宅女的地方,大家宁可在网上聊天,也不愿意出来喝酒聊天。也许跟生活成本代价高也有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大学城计划,高校都搬到遥远的郊区,老师每天搭乘班车上下班,下课时间也就是搭车时间,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下课就逃的惯性紧张动作,有的学生本欲上前交流,一看老师匆忙慌张收拾讲义的动作,也便作罢。

既然不能分享学生的资源,我就得动一点小脑筋,于是就布置了一个考试题目,叫《我极力向老师所推荐的……》因为和成绩挂钩,他们就认真地写。后来考卷一交上来,我发现平日里给他们推荐的东西,他们基本都没有去看,即便他们下课后向我强烈要求推荐书目,其实题目拿到就当是阅读了,这是一种信息时代的资源占有心态。他们缺乏的是常识和一些基本的经典阅读,大多数关心的都是宅在房间里打发无聊的阅读物。以前我一直以为但阅读什么、关心什么,并不足以说明一个人的浅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这些对象物,说出具有独立思考的理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从他们的推荐理由来看,我发现阅读那些相对较好作品的同学,推荐理由也更具思考性和独立性,那些消遣性的阅读物,理由也非常的粗浅,大多数人云亦云。常识和经典看来还是非常重要,即便是知识更新如此快速的今天,比的不是海量的阅读信息,而是如何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选择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

对于专业之外,他们关心的有事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有:理财、健身、外形、旅行、做一件事情的有用率、就业。

哎呀,我发现没有一个人谈到跟恋爱有关的话题。课后问过几个同学,都大叫恋爱成本太高,毕业后去向不明,谈恋爱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读诗吗?

不!

晚上出来夜游闲逛否?

寝室会关门。

没有想到翻墙或其它方法进去?

没那必要,新校区周围啥也没有,出去干嘛。

课后都干什么?

画画、上网、打游戏、看片子、听音乐。

一根数据线什么都好解决。

农耕时代人和自然的同一关系在今天已不可能,诗、小说从日常生活里消失了。我们已经对这种单子式的生活方式习以为常,连交流都需要通过书写的方式来获取。

正好一位朋友发来一件正在做的作品,叫我谈谈想法。

作品是一件观念摄影,由无数小的照片集合成一件大照片。这种集合式的处理方式从1960年代波普艺术产生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中国因为经历过集体主义的专制时期,大多数艺术家偏好用这种方法来隐喻政治历史现实,倾向于在集合艺术中体现出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冲突,但是集体和个人的二元对立方式显然已经很难解释中国当下的生存状况和政治意识形态。集合有差异的个体,最后形成一个有个人意图所指的整体,我们不得不警惕后集权主义的思想阴霾,艺术语言形式的突破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关。朋友这件作品,内容形式再怎么变化,如果在思维方式上没有如破,语言形式怎么看都是玩同一个逻辑模式的游戏。他这件作品方案其实和我前面谈到的单子式的思维方式有相似的地方。没有新的交流方式来替代一根数据线沟通天下,再怎么玩里面的内容,都不属于思维爆炸式的革新。

恋旧于事无补,怎么重新洗牌,重新制定游戏规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我看他们试卷摘录下来,并亲自阅读后觉得有几分意思的推荐物:

一、《宇宙的构造》系列纪录片。探讨宇宙的奥妙,是不是跟最近的科幻小说热有关,比如刘慈欣的《三体》。但专家的讲述深入浅出,制作队伍也强大,视觉也很震撼。

二、《怪化猫》,杂糅了现代性的浮世绘风格动漫。

三、蜷川实花的摄影,杂糅了现代性的浮世绘风格,华丽的视觉冲击。

四、韩国电影《加油站被袭事件》系列,新新青年逆天的荒诞快乐,夸张、搞笑、超现实,典型的自娱自乐型宅男女乌托邦冒险世界。

五、Deep Web深网。需要翻墙吧,里面有大量稀奇古怪甚至限制级的玩意儿。

六、木心《文学回忆录》。好歹班上也有一个文艺青年,但能因为这本书折回去读原作就更好,不知道木心有没有这么大的魅力。

话题:



0

推荐

邱敏

邱敏

1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业美术史论,爱好电影、文学。

文章